品牌文化
匠制好茶·真味普洱的標準是什么?
產自世界茶樹原產地核心區域——世界茶源核心、中國古茶文化之鄉
雙江——世界古茶樹原鄉第一標志地、茶祖居住的地方
北回歸線橫穿雙江縣境中部,位于瀾滄江中游地區,既是世界茶樹發源地,又是最適宜茶科植物生長的地區,這里有著當今世界海拔最高、密度最強、抗逆性最強,分布面積最大,超過萬畝的野生古茶樹群落,世界上年代最久的野生大茶樹也生長在此。
悠久的種植歷史傳承至今
“古濮人”——世界上最早識茶、吃茶、種茶的先民。
古濮人生活在茶樹原產地,游住在野生茶林里,茶葉伴隨他們走過采集經濟時代、狩獵經濟時代、農耕文明時代,這一過程不少于一萬年,吃了上萬年的茶,種了3000年的茶。
勐庫大葉種茶的栽培歷史悠久,有文字記載的可以追溯到明成化二十年(1484年,傣歷946年),據史料《雙江傣族簡史》記載,明成化二十年(1484年),雙江勐勐土司始祖罕廷法派勐庫冰島村傣民巖莊4人,到緬甸萊弄(駐緬中地區)學習茶葉栽培加工技術和引茶種,歸來后,罕廷法即命巖莊等4人于新建的冰島村佛寺周圍首次試行培育茶苗,第一代培育成功150余株,茶母樹長大,開花、結果,再繼續繁殖發展,成為當今勐庫大葉種茶之祖,并在本地陸續傳播種植。
勐康核心產區——勐庫,在200年前已是云南大葉茶種的培育地、輸出地。
高山云霧出好茶
雙江地處橫斷山脈南部,云貴高原西南邊緣,縣內最高海拔3233米,最低海拔670米,地貌高差懸殊,加之北回歸線橫貫雙江縣境,造就的南亞熱帶暖濕季風氣候,使得雙江冬無嚴寒、夏無酷暑、干濕季分明、雨量適中,年均氣溫19.5℃,年均日照時數2223.3小時,年均降雨量1010.9毫米,無霜期352天,如此的地理、土壤、環境、氣候,最適宜茶的生長。
勐庫——大葉種茶的王者之地
雙江縣茶樹樹齡在120年以上的古茶園80%都分布在勐庫的東半山和西半山,這里凡200年以上的古村寨,村村都有人工栽培型古茶園。
工匠傳承·真茶真味
四十年如一日,精于茶,匠于心,品于行。——楊加龍
中國茶區“十佳匠心茶人”、雙江縣冰島茶友會會長、
國家級茶葉制造高級工程師、勐庫大葉種茶制茶大師
每一款好的產品背后,都有一顆工匠之心和一個傳奇的故事,守藝人和傳承人不是稱號,是擔當,更是信仰。
楊加龍先生汲取國營茶廠傳統制茶的精華,不斷探索加工工藝,運用傳統技藝與現代技術相結合,開發并生產出30多種勐庫大葉種普洱茶系列產品,獲得國家多項專利,在國內、國際茶葉評比大賽中屢屢獲獎。
勐庫大葉種茶 桂冠是“正宗”
云南大葉種茶的代表、云南大葉種茶的英豪、云南大葉種茶的正宗
勐庫大葉種茶1984年被全國茶樹良種委員會確定為國家有性系良種,勐庫被科研專家稱為“茶資源歷史博物館”。
勐庫大葉種茶的茶多酚和兒茶素含量較高,具有優良的發酵性能和豐富的多酚類物質,制成的普洱茶烏潤多豪,滋味醇厚。——虞富蓮(中國茶科所育種專家)